秦時明月漢時關(guān)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四年級的同學讓同學們畫一幅出塞詩配畫,其實這樣的畫畫起來也十分的簡單,大家首先要理解詩中的意思,然后根據(jù)詩中的意思畫出畫面來,不知道怎么畫的可以參照模板哦。
四年級出塞詩配畫古詩配畫教程
1、首先在右側(cè)畫上一位穿著古裝人物的男子,可以把人物的動作和神態(tài)都畫出來哦。
2、在中間和底部畫上高低起伏的山田,在山田里畫上小草和花朵,可以把小草畫的多一點,填充好效果會更好的。
3、在背景處畫上高低起伏的山丘,山丘可以畫的大一點,山丘旁邊畫上草叢,左上角畫上月亮,這樣詩配畫線稿就完成啦。
4、下面開始上色,人物的衣服用灰色、藍色和褐色涂,月亮用黃色涂,天空用藍色來涂一下,山田用黃色、褐色、綠色和青色來涂,小草用綠色涂,山丘用黃色和綠色涂,草叢用綠色涂,最后在空白的地方填寫合適的詩文,整理一下,這樣一幅好看的赤壁詩配畫就完成了。
詩配畫顧名思義就是根據(jù)詩中的內(nèi)容畫上合理的畫面,里面的內(nèi)容只需要填充相關(guān)的詩詞就可以了,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相關(guān)的詩詞,可以摘抄進手抄報中哦,快填寫起來吧。
出塞二首·其一
作者:王昌齡 (唐)
秦時明月漢時關(guān)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
但使龍城飛將在,不教胡馬度陰山。
《出塞二首·其一 》翻譯
依舊是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邊關(guān),守邊御敵鏖戰(zhàn)萬里征人未回還。倘若龍城的飛將李廣如今還在,絕不讓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。
《出塞二首·其一 》賞析
《出塞二首》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。第一首詩以雄勁的筆觸,對當時的邊塞戰(zhàn)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(shù)概括,慨嘆邊戰(zhàn)不斷以及國無良將,反映出人民要求平息邊患享受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。
王昌齡個人簡介
唐代詩人,字少伯,京兆長安人。一作太原人。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,授汜水尉,再遷江寧丞,故世稱王江寧。晚年貶龍標尉。因安史亂后還鄉(xiāng),道出亳州,為刺史閭丘曉所殺。其詩擅長七絕,邊塞詩氣勢雄渾,格調(diào)高昂;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。原有集,已散佚,明人輯有《王昌齡集》。